他曾买下荒宅改造成如诗美宿,只为给妻子一个心仪的家;他奔走在公益路上想要建设美丽乡村,希望让“鸟儿回来,年轻人回家”;他关注人文,痛惜民族经典无人知,正在费心做大课题,想要寻回民族自信。
他是FCD·浮尘设计创办人、中国“美丽乡村”苏州公益设计团队专家组组长、浮点·禅隐客栈创办人,他就是万浮尘。
在中国设计星(2016-2017)晋级演讲会Ⅳ上,万浮尘应邀担任了本场的嘉宾导师,赛前网易家居对他进行了专访。作为设计界的前辈,他十分鼓励新生设计力量的培养,首场设计星晋级演讲会中的唐海航便是他推荐的选手。要追求有责任感、以人为本的设计,万浮尘在专访中谈了自己对设计的看法。
设计不应停留在纸上年轻设计师应多锻炼表达能力
中国设计星是面向全国80后设计师发起的大型命题演讲活动“真人秀”活动,万浮尘作为设计界的前辈,不仅亲自担任了嘉宾导师,还力荐自己公司的年轻设计师唐海航来参赛。他觉得作为设计前辈有责任推陈出新。
“尽管唐海航的作品能让导师们认同,但是他的现场表达紧张欠佳。”对于选手唐海航的表现,万浮尘给予公正的评价。他说自己在欧洲和美国见过许多父母都十分注重对孩子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中国设计星作为真人秀活动也一样,考验的正是年轻设计师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设计不应该只停留在纸上,还应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出去。”万浮尘细细解析交流表达能力对设计师的重要性。他强调设计师要以人为本,能帮助别人正确解读自己作品里的思想,否则一个作品即便再好,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推动百姓审美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
了解万浮尘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为设计脚步不停的人。他做过不少公益设计,是中国“美丽乡村”苏州公益设计团队专家组的组长。他致力于让乡村变美丽,“希望让鸟儿回来,让年轻人回家。”万浮尘表示做公益设计是因为社会责任感。
“一个设计师所呈现的作品,是要引导社会的发展、能推动百姓审美的。”他曾在新疆的沙漠中行走,看着沙丘一天天向城市和有居住区的地方滚动、人类居住的面积慢慢在变小、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他深叹可持续发展设计的重要性。当地人们20年前打100米深的井便能用水泵抽到水,如今却要打到400米深。300米水落差的问题,让万浮尘对资源匮乏问题感到忧心。
“设计师不光是要做设计能表现自我的设计,还要考虑未来五年、十年、百年的问题。”万浮尘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多做规划,多为社会做设计,不要只看到眼前和自我,多思考关于未来的设计问题。
不忘经典去寻回民族自信
一贯追求以人为本的万浮尘近来正在做一个名为《民族自信》的大课题。目前国内的年轻设计师大多接受的是西方设计教育,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如今渐渐被西方文明掩盖了光芒,这让万浮尘担忧。他提到古老的中国设计,如《营造法则》、《营造法式》等书籍,许多年轻设计师甚至是年龄大的设计师们都没有看过或学习过。《民族自信》课题正是希望推广中国渊源的文化。“人文是我们必须坚持追求的。”万浮尘说民族之本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